保研历程

今天是9.30日,离填完系统已经过了2天,离浙大面试过了有5天了,还是觉得很难过,尤其在是社交网络上看到自己身边的人收获了一大堆的美好,就好像最后只有我,两手空空。不完满是人生的常态吧,这几个月以来的纠结和痛苦虽然没有一个很好的结果,但是并非没有意义,这个意义的量化就在于我在这次失败中吸取了怎样的教训,做出了多少的改变。

从今年寒假来学校才真正萌生出想要保研的念头(很惭愧,大学前三年都喂了狗),同时又在纠结,或许我拿不到保研名额?或许直接工作才能使收益最大化?于是边想着投简历,边纠结保研的事情。果真大三真是焦虑的顶峰,尤其是像我这种人,想着“船到桥头自然直”,对未来没有任何的规划,混日子般同时可笑地维持着自己的绩点,不知道浪费了多少时间。
保研的大部分时间都是一边怀疑自己一边前进的,知道保研资格出来后,才逐渐坚定,导致大部分时间不是来琢磨如何才能在保研这条路上走得更好,而是思考这条路有没有意义,这也是导致最终结果的最主要原因了。
一直都不自信,于是懒于尝试,不敢走出舒适圈,不管是在这条路上,亦或者大学前三年都是这样。试想如果尝试多投一点学校,选择的机会是不是就会更多些,就算没有,也是不断地在积累经验了,而不是造成最后极端被动,吊死在一棵树上。还有如果大学多尝试一些比赛,对提升自我的事情多一点坚持,简历上也不至于空空。
我的面试水平也太菜了点,似乎一直以来都是这样,不善于在别人面前表现自己,在老师专业问题的狂轰乱炸下,逐渐乱了阵脚。当然也是我的专业知识属实太不扎实了,大学三年绩点虽然高,其实都是考前速成,面向应试的专业课学习,实际上在课堂上没有任何收获。之前甚至为课堂上不学习,仅仅考前努力一把都能取得不错的成绩而沾沾自喜,真是太羞愧了。老师的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,“不管你是在研究生面试,甚至以后企业面试,看重的都是你真正内化的在你脑子里的知识,而不是成绩单上的数字。”
老师问过我一个关于项目的问题,“识别的准确率有多少?”,我懵圈了,既然是参与到这个项目中去的,我确确实实不知道并且从没有了解过。在做这个创新创业项目时确实缺少思考,只做最简单的代码搬运工,这个过程很累,也花费了很多时间,但是没有意义啊!

总结保研失败的几点原因:

  1. 不自信,在怀疑自己上浪费了很多时间;
  2. 不尝试,习惯待在舒适圈;
  3. 面试水平差;
  4. 专业基础知识不牢固,平时不好好积累;
  5. 反应能力,即兴语言组织逻辑约等于无;
  6. 学习或者做事浮躁,懒得动脑子;
  7. 做决定纠纠结结;
  8. 抗挫能力弱;
    当然,还有那么一点点坏运气。

保研路上当然也收获了很多,遇到的人都很优秀,并且都渴望更加优秀,这也激发了我心里想要变得优秀的欲望,放大了我的野心。同时我也在这条路上逐渐地认识自己,了解自己,发现自己的不足,这何尝不是一份宝贵的财富。
留本校还是会觉得不甘心,但是事已至此,希望自己能记住这种“我本可以”的痛苦,多方面改善自己的不足,不要再像大学前三年浑浑噩噩,毫无方向了,努力地沉淀自己吧!
很酸同学们获得的成就,但是他们在背后也一定承受了常人不能承受的努力。
如果大家都可以变得很优秀,足够自由,并且随心所欲,那么我也可以。